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作为罕见但关键的驱动基因变异,在NSCLC中的发生率约为1%-3%。此类突变通过异常激活MET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存活,导致患者预后显著恶化。传统化疗和免疫治疗对该类患者的疗效有限,客观缓解率(ORR)不足30%,中位总生存期(OS)通常短于12个月。卡马替尼作为一种高选择性MET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特异性抑制MET及下游信号通路,为该类患者提供了突破性治疗选择。
卡马替尼通过与MET受体ATP结合位点结合,阻断其磷酸化及下游RAS-MAPK、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仅为0.13nM,展现出对MET的高效抑制活性。该药物采用口服小分子设计,具有良好的血脑屏障穿透能力,对合并脑转移的NSCLC患者具有潜在疗效。临床前研究显示,卡马替尼在MET驱动的肿瘤模型中可完全抑制肿瘤生长,且在有效剂量下耐受性良好。
卡马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外周水肿(47%)、恶心(35%)、疲劳(30%)及肝功能异常(21%)。3-4级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约为44%,其中呼吸困难(5%)需重点关注。间质性肺病(ILD)作为潜在致命风险,其发生率约为4.5%,需通过定期肺部影像学检查和症状监测进行早期识别。用药前需通过基因测序或液体活检确认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状态,推荐剂量为每日两次、每次400mg口服。对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可考虑剂量调整或暂停治疗。
多项真实世界研究证实了卡马替尼在临床实践中的疗效与安全性。RECAP研究纳入81例晚期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NSCLC患者,一线应用卡马替尼的ORR达6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0.6个月。另一项回顾性研究对比了卡马替尼与其他治疗方案,结果显示卡马替尼组的真实世界客观缓解率(rwORR)高达73.4%,疾病控制率(rwDCR)达95%,至治疗终止时间(mTTD)为19.1个月,18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达68%和92.6%。基于上述数据,国际权威指南已将卡马替尼列为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NSCLC的一线治疗首选药物。
卡马替尼的上市为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NSCLC患者提供了精准治疗选择,但其临床应用仍面临挑战。一方面,需进一步探索卡马替尼与其他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策略,例如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协同作用;另一方面,需建立更为灵敏的MET突变检测技术,以实现早期诊断和精准分型。此外,针对MET扩增、MET蛋白过表达等其他MET通路异常的肿瘤患者,卡马替尼的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
随着对MET信号通路研究的深入,卡马替尼有望在更多实体瘤治疗领域展现潜力。未来,通过优化给药方案、开发新型联合疗法以及拓展适应症范围,卡马替尼将为更多肿瘤患者带来生存获益,推动精准医学的发展。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卡马替尼/卡帕替尼(Tabrecta)对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有优势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卡马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km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