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治疗已进入TKI时代,但仍有部分患者因多次换用TKI、依从性差或合并症等原因,最终发展为多线耐药。这类患者的疾病进展快,骨髓纤维化、急变风险高,传统治疗手段几乎失效。普纳替尼的出现,以其对多重突变的抑制能力,成为挽救多线耐药CML患者生存的最后一道防线。
普纳替尼的治疗原理体现为广谱抑制BCR-ABL突变谱。多线耐药CML患者的BCR-ABL常出现复合突变(如T315I+E255V)或非T315I突变(如M351T、Y253F),前两代TKI对这些突变无效。普纳替尼通过独特的分子结构,能覆盖包括T315I在内的60余种BCR-ABL突变体,抑制其激酶活性,阻断异常信号传导。这种“广谱突变抑制”特性,使其成为多线耐药患者的“通用型”靶向药。
适用症状上,普纳替尼主要用于治疗对至少两种TKI耐药或不耐受的慢性期或加速期CML患者,无论是否存在T315I突变。临床使用时,普纳替尼为口服给药,剂量根据患者耐受性调整(通常45毫克每日一次),需定期监测BCR-ABL突变谱、血常规及器官功能。
普纳替尼功能药效方面,关键临床数据显示,多线耐药CML患者接受普纳替尼治疗12个月后,约40%患者达到MCyR,25%达到CCyR,中位总生存期(OS)较最佳支持治疗延长6-8个月。曾有一位60岁女性CML患者,先后使用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尼洛替尼,均因耐药或严重副作用停药,出现脾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基因检测提示BCR-ABL存在M351T+Y253F复合突变,换用普纳替尼后,4个月BCR-ABL转录本下降85%,脾脏缩小,贫血纠正,至今维持治疗3年,病情稳定。
对多线耐药CML患者而言,普纳替尼不仅是“最后选择”,更是“精准挽救”——它通过覆盖多重突变,为无药可用的患者重新点燃希望,让更多人有机会继续与疾病抗争,延长生存期并维持生活质量。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