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约30%患者经R-CHOP化疗后复发,且二次治疗后耐药率高达60%。这些患者常面临“无方案可用”的绝境——传统化疗毒性大,免疫治疗(如CAR-T)有效率仅30%-40%。塞利尼索的出现,为这部分“淋巴瘤复发难治”患者提供了“阻断异常信号”的新方案,通过抑制XPO1,精准干扰肿瘤增殖通路。
塞利尼索的“抗淋巴瘤”机制源于对NF-κB通路的深度抑制。DLBCL细胞依赖NF-κB通路维持增殖,而XPO1会转运NF-κB抑制因子IκB至胞质降解,导致NF-κB持续激活。塞利尼索阻断XPO1后,IκB在核内积累,抑制NF-κB入核,切断肿瘤增殖信号。关键临床试验(针对复发难治DLBCL)数据显示,塞利尼索单药治疗,客观缓解率达34%(其中12%完全缓解),中位总生存期(OS)延长至10.2个月,较化疗组(5.8个月)提升近1倍;且对双打击淋巴瘤(MYC/BCL2共突变)的有效率达28%,优于传统方案。
使用方法强调“个体化剂量”:复发患者起始剂量80毫克每日两次,若耐受良好可增至100毫克。药物与化疗、免疫治疗联用无冲突,患者无需额外调整方案。治疗期间需监测肝功能(约10%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多数副作用轻微,家长反馈“患者能正常进食、睡眠”。
与CAR-T细胞治疗相比,塞利尼索的“低创伤”优势突出。CAR-T需定制化生产,耗时2-4周且费用高昂;而塞利尼索为口服药,起效快(2周内评估疗效),一位55岁DLBCL患者,CAR-T治疗后复发,因经济原因无法再次尝试。接受塞利尼索单药后,3个月肿瘤缩小35%,症状缓解,目前维持治疗8个月未进展。
对复发难治DLBCL患者,塞利尼索是“靶向破局者”。它通过阻断XPO1介导的异常信号,让传统无效的患者重新获得控制病情的可能。从“被动等待”到“主动干预”,塞利尼索用科学的信号调控,为淋巴瘤复发治疗带来了新可能。未来,随着对XPO1与免疫微环境互作的研究,其或能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进一步提升缓解率。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