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治疗领域,当患者对传统内分泌治疗产生耐药后,治疗选择变得极为有限。艾拉司群作为一种新型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通过独特的作用机制为这类患者提供了重要的后线治疗选择。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依赖于雌激素信号通路维持肿瘤生长,传统内分泌治疗通过降低雌激素水平或阻断雌激素受体发挥作用。然而,随着治疗进展,许多患者会出现获得性耐药。艾拉司群通过选择性结合雌激素受体,诱导其降解并从细胞核内移除,从而彻底阻断雌激素信号传导。这种作用机制不仅克服了传统内分泌治疗的耐药机制,还能更彻底地抑制雌激素受体的功能,为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艾拉司群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线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的雌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晚期乳腺癌成人患者。该药物为口服片剂,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400毫克,需整片吞服,可与食物同服或不同服。治疗应持续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疲劳、呕吐、食欲下降和关节痛等,多数为轻度至中度。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可能发生的QT间期延长和静脉血栓栓塞事件,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心电图和凝血功能。
关键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在既往接受过内分泌治疗的雌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中,艾拉司群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8个月,显著优于氟维司群组的2.8个月。客观缓解率方面,艾拉司群组达到12%,而氟维司群组仅为5%。在总生存期方面,艾拉司群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8.2个月,与氟维司群组的16.5个月相当。在一个大型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中,艾拉司群对ESR1突变患者的疗效更为显著,无进展生存期达到8.6个月。一个典型临床案例是一位65岁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女性患者,既往接受过芳香化酶抑制剂、氟维司群和CDK4/6抑制剂治疗后疾病进展。开始艾拉司群每日一次400毫克治疗后,两个月时肿瘤标志物CA15-3明显下降,四个月时影像学评估显示肝脏转移灶缩小20%。治疗期间出现2级恶心和1级疲劳,通过对症处理后维持治疗,患者继续治疗并维持疾病稳定达六个月。
与传统的氟维司群相比,艾拉司群的优势在于其能够诱导雌激素受体降解,作用更为彻底。氟维司群虽然能够阻断雌激素受体,但不能降解受体蛋白。艾拉司群通过完全清除雌激素受体,能够更有效地克服获得性耐药。与其他靶向药物如mTOR抑制剂相比,艾拉司群的选择性更高,对正常组织的毒性作用更小。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艾拉司群可能引起QT间期延长,治疗前需进行基线心电图检查。艾拉司群的出现为内分泌治疗耐药的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治疗选择,其独特的降解机制为克服耐药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艾拉司群在联合治疗和特殊人群中的应用价值将进一步明确,为晚期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多可能性。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