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尤其是肝内胆管癌)患者中,约10%-15%携带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基因融合或重排,这类肿瘤因FGFR2信号通路持续激活(促进细胞增殖与血管生成),呈现快速进展、早期转移(如肝内多发转移)及对化疗耐药的特点,患者常出现黄疸(皮肤及巩膜黄染)、右上腹疼痛及体重骤降。英菲格拉替尼作为FGFR1-3选择性抑制剂,通过不可逆结合FGFR2的激酶结构域,阻断下游PI3K/AKT与MAPK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如同为异常激活的“生长开关”安装了精准阻断器。
关键临床试验数据显示,英菲格拉替尼治疗FGFR2融合/重排的胆管癌患者,客观缓解率(ORR)达23%,疾病控制率(DCR)超8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延长至6.8个月(显著优于化疗的3-4个月)。实际案例中,一位肝内胆管癌患者(携带FGFR2-BICC1融合,肿瘤侵犯门静脉导致腹水),使用英菲格拉替尼两个月后腹水减少50%,四周内黄疸消退(血清总胆红素从80μmol/L降至20μmol/L),三个月后影像学显示肿瘤体积缩小35%,疼痛评分降低60%;另一位术后复发的患者(FGFR2-TACC3融合),治疗一年后无新发病灶出现,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与传统化疗(如吉西他滨+顺铂)相比,英菲格拉替尼的不良反应谱更温和——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仅5%(化疗为35%),主要副作用为高磷血症(发生率约40%,通过低磷饮食和磷结合剂可控制)及口腔炎(多为1-2级)。口服给药每日一次(125mg,空腹服用),需监测肝功能(少数患者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通过保肝药可缓解)。某病例系列显示,持续用药超过一年的患者,肿瘤进展速度减缓,且未出现累积毒性。这种“精准靶向+低毒高效”的特性,为FGFR2突变胆管癌患者提供了延长生存期与改善症状的核心选择,尤其适合无法手术或化疗耐药的患者。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添加康必行顾问,想问就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