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利瑞(贝组替凡),作为中国首个获批的HIF-2α抑制剂,为希佩尔-林道综合征(VHL)相关肿瘤及特定晚期肾细胞癌患者提供了精准靶向治疗的新选择。其通过阻断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的活性,抑制肿瘤生长与血管生成,展现出显著的疗效与安全性,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
治疗原理
维利瑞的核心机制在于抑制HIF-2α蛋白。HIF-2α在缺氧环境中被激活,通过调控下游基因表达促进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及代谢重编程,是VHL病相关肿瘤的关键驱动因素。VHL基因突变导致其抑癌功能丧失,使HIF-2α持续激活,进而引发肾癌、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等。维利瑞通过与HIF-2α结合,阻断其与HIF-1β的相互作用,抑制靶基因转录,从而减少肿瘤血管生成与增殖,达到抗肿瘤效果。这种精准靶向机制避免了传统化疗或免疫治疗的广泛性损伤,提高治疗效率。
适用症状
该药物主要适用于三类患者:一是患有希佩尔-林道综合征(VHL)且需治疗的成人患者,涉及肾细胞癌(RCC)、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CNS)或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无需立即手术;二是接受PD-1/PD-L1抑制剂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EGF-TKI)治疗后进展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在中国,VHL病患者中肾脏、中枢神经系统及胰腺受累比例高达42.7%、61.3%及46.7%,维利瑞的获批填补了此类患者靶向治疗的空白。
使用方法
推荐剂量为每日120毫克口服,可随餐或不随餐服用,需整片吞服避免咀嚼。若漏服,当日尽快补服,次日恢复正常计划;服药后呕吐无需补服。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贫血(如血红蛋白水平)、缺氧症状(血氧饱和度)、肝肾功能及血糖等指标。针对严重不良反应(如血红蛋白<8g/dL或静息血氧饱和度<88%),需暂停用药并调整剂量,必要时永久停药。特殊人群如中重度肝/肾损害患者需谨慎评估,哺乳期女性应避免母乳喂养,孕妇需确认无妊娠并避孕。
药效对比
在VHL相关肿瘤中,维利瑞较传统手术或观察等待策略,显著延长了肿瘤稳定时间。例如,Study-004研究中,VHL相关ccRCC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达36.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超12个月。而在晚期肾细胞癌领域,LITESPARK-005试验显示,相较于依维莫司,维利瑞将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25%(HR=0.75),客观缓解率提升至21.9%(对比3.5%),总生存期虽未达统计显著性,但呈现延长趋势。相较于多靶点抑制剂如卡博替尼,维利瑞在耐受性上更具优势,常见副作用(如疲劳、肌酐升高)多为轻中度,管理可控。
一名45岁VHL患者,同时患有双侧肾癌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因手术风险高接受维利瑞治疗。6个月后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缩小30%,肌酐水平恢复正常,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另一项晚期肾癌研究显示,经PD-1与VEGF-TKI治疗失败的患者,改用维利瑞后中位PFS延长至8.3个月,部分患者肿瘤完全稳定超过18个月。这些案例表明,维利瑞不仅为无法手术者提供治疗机会,也为多线治疗失败的患者带来新希望。
联合用药
维利瑞可联合免疫治疗(如PD-1抑制剂)或抗血管生成药物,但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例如,与CYP2C19抑制剂联用时需调整剂量。目前,临床正在探索其联合用药的增效策略,以期进一步提升疗效。
优势总结
维利瑞的优势体现在:①作为中国首个HIF-2α抑制剂,填补VHL病靶向治疗空白;②精准抑制肿瘤驱动因子,减少系统性损伤;③显著改善PFS与ORR,延长患者生存获益;④口服给药便捷,副作用可控,提升患者依从性。尽管需严密监测不良反应,但通过动态管理可实现长期治疗,尤其适用于多器官受累的VHL患者及难治性肾癌群体。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贝组替凡(belzutifan/Welireg)将在肿瘤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