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多数晚期患者在经历一线和二线治疗后仍会进展。当常用化疗方案和靶向药物如抗EGFR抗体失效后,治疗选择愈发有限。雷莫卢单抗通过阻断VEGFR-2信号通路,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从而延缓疾病进展。其作用机制独立于肿瘤的RAS状态,因此无论RAS突变与否,患者均可能从中获益。这种广谱抗血管活性使其成为后线治疗中的重要选项。
雷莫卢单抗适用于既往接受过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基础化疗,以及抗VEGF或抗EGFR治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推荐剂量为每两周一次静脉输注,每次8毫克/公斤体重,常与FOLFIRI方案(伊立替康、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联合使用。输注时间首次建议60分钟,耐受良好后可缩短至30分钟。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蛋白尿、出血和血栓事件,需在治疗前评估心血管风险,治疗期间定期监测。
临床研究数据显示,雷莫卢单抗联合FOLFIRI较单用化疗显著延长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5个月vs 3.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延长至13.3个月,死亡风险降低15%。客观缓解率提升至14%,疾病控制率达64%。一名59岁女性患者因腹痛、便血就诊,确诊为降结肠腺癌伴肝转移,先后接受FOLFOX和FOLFIRI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疾病仍进展。转入雷莫卢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后,治疗三个周期后影像显示肝转移灶稳定,肿瘤标志物CEA下降50%,症状缓解,治疗持续7个月未进展。
与其他抗血管药物相比,雷莫卢单抗在后线治疗中展现出持续疗效。贝伐珠单抗通常用于一线,其后续使用受限。而雷莫卢单抗作为二线或三线选择,填补了治疗空白。与小分子抗血管药物相比,其靶点更明确,不产生广泛的脱靶效应,安全性更可控。尽管免疫治疗在MSI-H患者中效果显著,但多数患者为MSS型,仍需依赖化疗联合抗血管治疗。
雷莫卢单抗的静脉给药方式虽需定期医院随访,但其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可预测。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保持血压稳定,注意饮食营养,避免创伤性操作。定期影像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作为晚期结直肠癌综合治疗的一部分,雷莫卢单抗以其坚实的临床证据和广泛的适用性,为患者提供了延续生命的机会。它的应用不仅体现了抗血管治疗的持久价值,也彰显了个体化治疗在肿瘤学中的不断深化。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雷莫卢单抗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lmld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