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进展迅速、预后较差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尤其在老年患者中治疗选择有限。麦罗塔作为一种抗体偶联药物,通过将抗CD33单克隆抗体与细胞毒药物偶联,实现对白血病细胞的精准打击。其作用机制在于,抗体部分识别并结合表达CD33的白血病细胞表面抗原,药物被内化后释放细胞毒素,导致DNA双链断裂和细胞凋亡。这种“生物导弹”式的治疗方式,能够在杀伤肿瘤的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提升治疗的精准性。
麦罗塔适用于CD33阳性的初治或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成人患者,尤其适用于不适合强化疗的老年群体。给药方案为静脉输注,通常在诱导化疗周期的第1、4、7天分别给药,剂量根据体表面积调整。输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输液反应,如发热、寒战、低血压等,必要时暂停输注并给予对症处理。治疗期间还需警惕肝毒性,特别是静脉闭塞性肝病(VOD)的风险,尤其在后续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更需谨慎。
临床研究数据显示,与单纯化疗相比,联合麦罗塔的治疗方案可显著提高完全缓解率,初治患者中完全缓解率可达70%以上,复发难治患者中也达到约50%。一名68岁男性患者,因乏力、出血倾向就诊,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CD33阳性。因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无法耐受标准强度化疗。在采用低剂量化疗联合麦罗塔治疗后,一个周期后骨髓达到完全缓解,微小残留病灶转阴,后续成功过渡至维持治疗。该案例表明,麦罗塔为身体状态较差的患者提供了有效且相对安全的治疗路径。
与其他治疗手段相比,麦罗塔的优势在于其靶向性与化疗的协同作用。与传统化疗相比,它能更精准地作用于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造血系统的抑制;与单纯支持治疗或低强度化疗相比,其显著提升缓解率和生存获益。在老年患者中,联合方案的中位总生存期可达10-12个月,优于单用化疗的6-8个月。此外,其在清除微小残留病灶方面也显示出潜力,有助于延长缓解持续时间。
麦罗塔的使用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治疗前必须确认CD33表达状态,并评估肝肾功能及感染风险。治疗期间应避免接种活疫苗,注意预防感染,定期监测血常规、肝功能和凝血指标。患者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抑制表现,需及时给予支持治疗。尽管存在肝毒性等风险,但在规范管理下,其整体安全性可控。这一药物的出现,为CD33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是现代靶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麦罗塔/吉妥珠单抗(MYLOTARG)针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功效好不好?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吉妥单抗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