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发性骨髓瘤的长期管理中,复发是不可避免的挑战,尤其在经历多线治疗后,肿瘤细胞逐渐产生耐药性,治疗难度不断上升。埃罗妥珠单抗通过特异性结合浆细胞表面的SLAMF7抗原,激活NK细胞的杀伤功能,同时阻断肿瘤细胞与骨髓基质的黏附,削弱其生存支持,从而实现对恶性浆细胞的双重打击。这一作用机制不仅具有靶向性,还增强了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对肿瘤的识别与清除能力。
埃罗妥珠单抗适用于与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用于既往接受过一至三种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标准给药方案为10mg/kg,在28天周期的第1、8、15、22天静脉输注,每次输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治疗初期可能出现输液反应,表现为发热、寒战或呼吸困难,通常发生在首次输注时,可通过预处理药物有效预防。长期治疗中需关注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和周围神经病变等不良反应,定期进行全血细胞计数和感染筛查至关重要。
在关键III期临床试验中,联合埃罗妥珠单抗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22.0个月,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4.3个月,总缓解率提升至79%,完全缓解或严格意义完全缓解率达30%。一名63岁女性患者,曾接受硼替佐米和来那度胺治疗后复发,骨痛加剧,日常活动受限。在启用埃罗妥珠单抗联合方案后,治疗两个周期后M蛋白下降超过50%,骨痛明显缓解,体力恢复,可独立完成日常家务。至第15个月随访时仍维持稳定缓解。该案例表明,埃罗妥珠单抗不仅控制疾病进展,也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功能状态。
相较于其他单抗类药物,埃罗妥珠单抗的作用机制更具特异性,主要依赖NK细胞活性,而不显著影响T细胞功能。与CD38靶向药物相比,其对正常免疫球蛋白的抑制较轻,感染发生率相对较低,尤其适合免疫功能已受损的患者。此外,其联合来那度胺的协同作用已在多个研究中得到验证,能更持久地抑制微小残留病灶。
埃罗妥珠单抗的临床应用为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路径,不仅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也为患者争取了更高质量的生活时间。治疗期间应加强支持治疗,注意预防感染和血液学毒性,定期随访评估疗效。随着个体化治疗理念的发展,未来或可通过检测SLAMF7表达水平或NK细胞功能预测疗效,实现精准用药。这一药物的引入,是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埃罗妥珠单抗 https://www.kangbix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