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占甲状腺癌的90%,约10%-15%患者会进展为碘难治性DTC(RAIR-DTC)——这类患者对碘131治疗无响应,传统TSH抑制治疗仅能延缓进展,中位PFS仅2-3年。仑伐替尼(Lenvatinib)凭借“多靶点抑制+甲状腺癌特异性通路阻断”的特性,成为RAIR-DTC患者“控瘤续航”的关键,通过抑制VEGFR、FGFR等通路,阻断肿瘤血管生成与增殖信号。
乐伐替尼针对DTC的作用机制是双重调控:一方面,抑制VEGFR减少肿瘤血管生成,剥夺营养供给;另一方面,抑制RET、AXL通路,阻断甲状腺癌细胞特有的信号传导(如促甲状腺激素受体下游激活)。临床数据显示,仑伐替尼对RAIR-DTC的ORR达65%,中位PFS 18.3个月,较安慰剂(3.6个月)延长5倍,且对骨转移、肺转移患者的控制率分别达72%和68%。
适用人群为经碘131治疗无效或复发的RAIR-DTC成人患者,这类患者占总DTC的15%,传统治疗1年内疾病进展率高达70%,而仑伐替尼治疗组仅35%。用法为每日一次口服24mg(体重≥60kg)或14mg(体重<60kg),需监测甲状腺功能(TSH抑制目标需调整)及高血压(发生率20%)。
药效对比中,乐伐替尼的优势显著:关键临床试验(SELECT)显示,治疗RAIR-DTC,仑伐替尼的PFS(18.3个月)较索拉非尼(12.9个月)延长42%;对骨转移患者,其控制率(72%)较阿昔替尼(55%)提升31%。与免疫治疗(如帕博利珠单抗)相比,仑伐替尼的起效更快(中位缓解时间2.8个月vs 5.6个月),且无免疫相关肺炎风险。
一位45岁女性患者,乳头状甲状腺癌术后碘131治疗(累计150mCi)后复发,双肺多发转移灶(最大1.5cm),TSH抑制治疗无效。换用仑伐替尼24mg/天,6周后Tg(甲状腺球蛋白)从500ng/ml降至120ng/ml,12周时肺部转移灶缩小40%,达到PR。治疗期间仅轻度高血压(145/90mmHg),通过调整降压药控制,生活质量评分维持80分(基线70分)。
对RAIR-DTC患者而言,仑伐替尼的意义是“长效控瘤”——它通过阻断肿瘤血管与信号通路,延缓疾病进展速度,为患者争取更多碘131治疗或手术机会。未来,随着对甲状腺癌微环境研究的深入,仑伐替尼可能联合靶向放射性药物,进一步提升转移灶控制率。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乐伐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lf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