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西方最常见的成人白血病类型,约90%患者携带BTK基因异常激活——这种异常会让B细胞持续增殖、逃避凋亡,传统化疗或免疫治疗易因耐药导致复发。第一代BTK抑制剂(如伊布替尼)虽能抑制BTK活性,但因脱靶效应(抑制其他激酶)常引发房颤、出血等副作用。阿可替尼的出现,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更精准、更安全”的靶向选择。
阿可替尼的核心机制是“高度选择性抑制BTK激酶”:作为第二代BTK抑制剂,它通过独特的分子结构仅结合BTK的Cys481位点,对其他激酶(如ITK、EGFR)的抑制活性极低(仅为伊布替尼的1/100),从而减少脱靶毒性。这种“精准阻断”既能抑制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路,阻止癌细胞增殖,又避免了传统药物对正常免疫细胞的误伤。研究显示,阿卡替尼对BTK的抑制率是伊布替尼的5倍以上,且血脑屏障穿透性低,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如头痛)发生率仅3%。
临床使用时,阿可替尼推荐剂量为每日两次口服100mg(空腹或随餐),对初治或复发CLL患者均适用。关键临床试验(ELEVATE-TN研究)数据显示,对于初治CLL患者,阿卡替尼联合奥妥珠单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达28.3个月,较伊布替尼联合奥妥珠单抗组的22.0个月显著延长;3级以上房颤发生率仅2%,远低于伊布替尼组的8%。安全性方面,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痛(15%)和腹泻(12%),多为轻中度,无需停药。
一位65岁男性患者,确诊CLL伴17p缺失(高危亚型),初治接受伊布替尼后出现严重房颤,被迫停药。换用阿卡替尼后,第3个月复查血常规显示淋巴细胞计数从120×10⁹/L降至35×10⁹/L,6个月时达到部分缓解,且未再出现心律失常。患者说:“终于找到既能控制肿瘤又不伤害心脏的药了。”
对CLL患者,阿可替尼的意义在于“精准与安全的平衡”。它不依赖传统药物的“广谱杀伤”,而是通过高度选择性抑制BTK,既提高了疗效,又降低了脱靶毒性。它的出现,让高龄或合并基础病的CLL患者也能安全接受靶向治疗。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阿可替尼/阿卡替尼(ACALANIB)治疗套细胞淋巴瘤方面的显著疗效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阿可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akatini/



添加康必行顾问,想问就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