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领域,KRAS基因突变曾是著名的"不可成药"靶点,索托拉西布的成功研发标志着这一领域的重大突破。作为高选择性KRAS G12C抑制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突变型KRAS蛋白上的半胱氨酸残基形成共价键,将其锁定在非活性状态。KRAS G12C突变导致GTP持续结合,使信号通路异常激活,而索托拉西布特异性地结合GDP结合状态的KRAS G12C蛋白,阻止其与GTP结合,从而抑制下游信号传导。与早期多靶点药物不同,索托拉西布对KRAS G12C具有高度选择性,这种精准靶向性使其在发挥抗肿瘤活性的同时减少脱靶效应。
索托拉西布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性治疗的KRAS G12C突变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口服960毫克,需整片吞服,可与食物同服或不同服。治疗应持续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对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可能需要暂停用药、降低剂量或永久终止治疗。剂量调整可依次降至每日一次480毫克或240毫克。治疗前必须通过可靠的检测方法确认KRAS G12C突变状态。
关键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在124例经治的KRAS G12C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的客观缓解率达到37.1%,疾病控制率为80.6%。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1.1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8个月。这些数据表明,索托拉西布为既往治疗选择有限的患者提供了新的生存机会。与多西他赛等化疗药物相比,其在客观缓解率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化疗在此类患者中的客观缓解率通常仅为15%左右。索托拉西布为KRAS G12C突变患者提供了除免疫治疗和化疗外的重要靶向治疗选择。
一位58岁男性肺腺癌患者的治疗经历具有代表性。该患者确诊为KRAS G12C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接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后疾病进展。开始索托拉西布治疗后,每日一次口服960毫克。治疗3周后,患者咳嗽、胸痛症状明显改善。首次疗效评估时CT检查显示肺部病灶缩小40%,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治疗期间出现1级腹泻和恶心,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患者持续治疗11个月,病情保持稳定。这个案例说明索托拉西布在免疫治疗失败后仍能有效控制疾病。需要关注的是,索托拉西布可能引起肝毒性、间质性肺病等严重不良反应,治疗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索托拉西布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stlxb/


添加康必行顾问,想问就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