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侵袭性很强的恶性肿瘤,约占肺癌病例的15%。这类癌症生长迅速,早期就容易发生转移,传统治疗手段面临诸多挑战。近年来,一种名为塔拉妥单抗(Tarlatamab/Imdelltra)的创新药物为SCLC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
塔拉妥单抗是一种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BiTE)。其独特之处在于,它一端能够与T细胞表面的CD3分子结合,另一端可以与SCLC肿瘤细胞表面高度表达的δ样配体3(DLL3)结合。正常情况下,T细胞识别癌细胞需要通过T细胞受体(TCR)与癌细胞中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MHCⅠ)结合来实现,但癌细胞常常下调MHCⅠ以逃避T细胞的监视。而塔拉妥单抗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困境,它能在不依赖MHCⅠ的情况下,将T细胞与肿瘤细胞紧密连接,形成细胞溶解突触,激活T细胞,使其大量增殖并定向裂解表达DLL3的肿瘤细胞。即使是对于DLL3表达量极低(每个细胞表面少于1000个分子)的SCLC细胞系,塔拉妥单抗也能展现出强大且特异性的杀伤效果。
塔拉妥单抗主要适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成人患者,特别是那些在接受铂类化疗期间或之后疾病进展的患者。无论是二线及以上治疗,还是在一些特定的一线维持治疗研究中,塔拉妥单抗都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例如,在DeLLphi-301研究中,入组的是接受过一线铂类化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至少一线其他疗法后复发的SCLC患者,使用塔拉妥单抗治疗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
在一项全球多中心的DeLLphi-304研究(III期确证性研究)中,纳入了509例患者,将塔拉妥单抗与化疗(拓扑替康、芦比替定或氨柔比星)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塔拉妥单抗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为13.6个月,显著优于化疗组的8.3个月,死亡风险降低4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塔拉妥单抗组为5.3个月,优于化疗组的4.3个月;客观缓解率(ORR)上,塔拉妥单抗组达到35%,远高于化疗组的20%,且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塔拉妥单抗组长于化疗组,分别为6.9个月和5.5个月。在安全性上,塔拉妥单抗组≥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发生率为27%,远低于化疗组的62%。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塔拉妥单抗在疗效和安全性上都具有明显优势,能为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期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发生率约为56.8%,多为1或2级,其临床体征和症状包括发热、低血压、疲劳、心动过速、头痛、缺氧、恶心和呕吐等。若患者出现CRS症状,需及时寻求医疗关注。此外,塔拉妥单抗还可能导致严重或危及生命的神经毒性,如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其发作时间不定,临床体征和症状可能包括意识混乱状态、意识水平下降、定向障碍、嗜睡等。鉴于此,建议患者在出现任何神经症状时避免驾驶和从事危险职业或活动,直至症状缓解。同时,药物还可能引发血细胞减少症(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和贫血)以及超敏反应(如皮疹、支气管痉挛等)。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严格按照医嘱定期进行各项检查,以便医生及时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调整治疗方案。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塔拉妥单抗(TARLATAMAB/IMDELLTRA)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塔拉妥单抗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tltd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