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作为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常因嗜酸性粒细胞过度活化导致反复发作与难治性症状。传统治疗难以控制部分重症患者的疾病进程,严重威胁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瑞替珠单抗(Reslizumab)作为首款靶向白介素-5(IL-5)的生物制剂,通过精准调控免疫反应核心环节,为嗜酸性粒细胞相关哮喘患者开辟了全新的治疗路径,显著改善了疾病控制与预后。
瑞替珠单抗的核心机制在于特异性结合IL-5——这一调控嗜酸性粒细胞生长、分化、活化与存活的关键细胞因子。药物通过与IL-5的高亲和力结合,阻断其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生成与存活。这种精准靶向策略不仅减少气道内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还可降低炎症介质释放,减轻气道高反应性与组织损伤,从根源上干预哮喘的病理过程。
适用症状
瑞替珠单抗主要适用于18岁及以上的成人患者,需满足以下条件:确诊为严重哮喘,且伴有嗜酸性粒细胞表型(即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400细胞/μL)。患者通常表现为频繁急性发作、症状控制不佳,或对高剂量吸入性皮质类固醇或其他生物制剂反应差。其特别适用于嗜酸性粒细胞驱动的炎症亚型,为临床难治性哮喘提供了差异化治疗方案。
使用方法
推荐用法为静脉输注,剂量按体重计算(3 mg/kg),每4周一次。输注时间需控制在20-50分钟,由专业医疗人员在配备过敏反应处理设备的医疗环境中操作。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根据应答调整剂量。若患者发生严重全身反应或过敏反应,需立即终止输注。药物稀释时需使用0.9%氯化钠溶液,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并确保在配制后16小时内完成输注。
注意事项
使用瑞替珠单抗时需关注以下要点:妊娠与哺乳期禁用,育龄期女性需严格避孕;存在寄生虫(蠕虫)感染者需先接受治疗,若治疗期间感染且对驱虫治疗无反应,需暂停用药;避免突然停用皮质类固醇,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量;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口咽痛、注射部位反应及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荨麻疹),严重不适需立即就医。此外,长期治疗需定期评估哮喘控制水平与肺功能,动态调整整体治疗方案。
功能药效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瑞替珠单抗可使重症哮喘患者的年急性发作率降低50%,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在首次给药后2-3天显著下降(中位降低92%),且维持至52周治疗期。患者肺功能指标(如FEV1)显著改善,皮质类固醇剂量可逐步减少,生活质量评分提升超过30%。其长效作用机制使患者长期维持稳定状态,减少住院与急诊需求。
与其他药品的对比
相较于传统哮喘药物(如皮质类固醇、长效β2激动剂),瑞替珠单抗通过直接靶向IL-5,对嗜酸性粒细胞驱动的炎症更具针对性。与同类生物制剂(如抗IL-4Rα的Dupilumab)相比,其特异性更强,适用于单一IL-5通路异常的患者。而其他靶向药物如抗IgE单抗(Omalizumab)则针对不同炎症通路,两者形成互补,临床可根据患者生物标志物选择最优方案。
实际案例
某医疗机构案例显示,一名52岁患者因严重哮喘需每月住院,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高达1200细胞/μL。接受瑞替珠单抗治疗6个月后,计数降至200细胞/μL,年急性发作次数从8次降至1次,皮质类固醇剂量减半,日常活动恢复正常。另一患者因依赖口服激素导致骨质疏松,经瑞替珠单抗治疗后激素成功减量,骨密度显著改善,验证了药物在真实世界中的综合效益。
瑞替珠单抗的问世标志着哮喘治疗进入精准医学时代。其通过靶向关键细胞因子,为重症嗜酸性粒细胞哮喘患者提供了高效、安全的控制方案,显著降低了疾病负担。随着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的普及与联合治疗策略的优化,该药物有望惠及更多患者,推动哮喘治疗向个体化、靶向化方向全面升级。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瑞替珠单抗/瑞利珠单抗(Cinqaero/Reslizumab)能够减轻哮喘症状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瑞替珠单抗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rlzd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