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预后差、治疗选择有限,而佩米替尼(Pemigatinib)作为高选择性FGFR抑制剂,通过靶向突变基因,为特定患者群体开辟了新的治疗路径。
佩米替尼主要适用于:经系统性治疗后进展,且基因检测确认存在FGFR2融合或重排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成人患者。推荐剂量每日一次13.5毫克口服,连续14天,停药7天,每21天为一个周期。需空腹或随餐服用,避免破碎药片。
需特别关注:用药前必须通过验证方法(如NGS检测)确认FGFR2突变;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磷、肝功能及眼部症状;妊娠及哺乳期禁用,因其可能影响胎儿或通过乳汁传递;避免与葡萄柚汁同服,因其可能影响药物代谢。
在关键临床试验中,佩米替尼在FGFR2融合胆管癌患者中展现显著疗效:ORR 37%,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9.1个月,mPFS 7个月,mOS 17.5个月。中国亚组数据显示,ORR达60%,mPFS 9.1个月,体现了亚洲人群的良好获益。安全性方面,常见副作用包括高磷血症(68%)、腹泻(35%)、疲劳(30%),多数为轻至中度,通过早期干预(如降磷药物、止泻剂)可控制。例如,某研究通过动态血磷监测和剂量调整,将严重高磷血症发生率从30%降至15%。
佩米替尼作为首个在中国获批的FGFR抑制剂,填补了胆管癌靶向治疗的空白。与化疗方案(如吉西他滨联合顺铂,mOS约12个月)相比,其在突变患者中显著延长生存期。尽管价格较高,但部分城市惠民保(如北京、上海等地)已将其纳入特药目录,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此外,其与免疫疗法或化疗的联合方案正在探索中,有望进一步拓展应用。
某65岁胆管癌患者,确诊时已转移且携带FGFR2融合,经化疗无效。接受佩米替尼治疗6个月后,肿瘤缩小50%,症状显著缓解,后续维持治疗18个月,疾病保持部分缓解。治疗期间通过剂量调整(因眼部不适降至10毫克)和定期眼科检查,副作用可控,生活质量显著提升。该案例展现了佩米替尼在难治性胆管癌中的挽救性作用。
佩米替尼通过精准靶向FGFR突变,为胆管癌患者提供了高效、耐受性良好的治疗选择。其破解耐药、延长生存期的优势,显著改变了该领域的治疗范式。随着更多医保覆盖和联合疗法的推进,佩米替尼有望惠及更多患者,推动胆管癌治疗向精准化、个体化方向深入发展。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佩米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pm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