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作为恶性血液肿瘤,常因高侵袭性与治疗耐药性导致预后不佳。吉妥珠单抗(MYLOTARG)作为一种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过精准靶向肿瘤细胞,将化疗药物直接递送至病灶,为CD33阳性AML患者提供了突破性的治疗选择,显著改善了疾病缓解率与生存预期,成为精准医学在血液肿瘤领域的典范。
吉妥珠单抗的核心机制在于其“抗体+药物”的双重结构:抗体部分特异性识别白血病细胞表面的CD33抗原(一种在90%AML患者中过度表达的蛋白),药物部分为强效化疗剂卡奇霉素(一种DNA损伤剂)。当药物与CD33结合后,复合物被内化进入癌细胞,卡奇霉素在细胞内释放,通过诱导双链DNA断裂,触发细胞凋亡。这种设计既避免了传统化疗对正常细胞的广泛损伤,又通过精准靶向提高疗效,降低系统性毒性。
药物主要适用于两类人群:一是新诊断的CD33阳性AML成人及儿童患者(≥1个月),尤其是无法耐受强化化疗的老年或体弱群体;二是复发或难治性CD33阳性AML患者。其适应症精准覆盖传统治疗难以控制的病例,为多线失败者提供新的生存机会。
吉妥珠单抗以静脉输注方式给药,具体方案依据患者类型与联合治疗而异。成人新诊断患者通常与化疗(如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联合使用,诱导周期为第1、4、7天给药3mg/m²,巩固周期则于第1天给药;单药方案中,诱导期剂量为6mg/m²(第1天)和3mg/m²(第8天),后续每4周2mg/m²维持。儿童剂量依据体表面积调整,需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前需预处理(如对乙酰氨基酚、苯海拉明及皮质类固醇)以预防输注反应,治疗期间密切监测血象与肝肾功能。
患者需警惕以下风险:1.肝毒性:药物可能导致静脉闭塞性肝病(VOD),需定期检测肝功能,异常时调整剂量或停药;2.出血与感染:因抑制骨髓功能,需监测血细胞计数,严重出血时需立即干预;3.输注反应:包括过敏反应与低血压,输注期间需全程监护;4.胚胎毒性:妊娠禁用,治疗期间及停药后需避孕。此外,避免与延长QT间期的药物联用,以免引发心脏问题。患者需配合医生动态调整方案,通过支持治疗(如输血、抗感染)管理副作用。
吉妥珠单抗通过精准靶向与高效化疗药物的结合,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提供了突破传统治疗局限的新路径。其显著的疗效、可控的副作用及灵活的用药方案,正改变高危或耐药患者的生存格局。然而,药物需在专业血液肿瘤团队管理下使用,通过严密监测与个体化调整实现最佳获益。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积累,吉妥珠单抗有望进一步优化AML治疗策略,为患者带来更长久的生存希望。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吉妥珠单抗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jtzd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