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妥昔单抗(Loncastuximab Tesirine),商品名为Zynlonta,是一款用于治疗特定类型淋巴瘤的重要药物,属于抗体偶联药物(ADC)。它由靶向CD19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通过可裂解连接子,与细胞毒性吡咯苯并二氮杂卓(PBD)二聚体毒素相连而成。这种独特的结构赋予了它精准打击癌细胞的能力。
CD19是一种在B细胞表面高度表达的蛋白,在多种B细胞恶性肿瘤,如大B细胞淋巴瘤、高度B细胞淋巴瘤中尤为显著。朗妥昔单抗的抗体部分能特异性识别并紧密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CD19。结合后,药物被肿瘤细胞内吞进入细胞内部。在细胞内,连接子被特定的酶裂解,释放出强效的PBD二聚体细胞毒素。PBD二聚体能够与DNA小沟结合,形成不可逆的DNA链间交联,阻碍DNA的正常复制与转录,进而阻断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效抑制肿瘤生长与扩散。
朗妥昔单抗主要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这些患者往往已经接受过至少两种全身性治疗方案,但病情依旧进展或复发。具体涵盖未另行指定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由低级淋巴瘤发展而来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以及高度B细胞淋巴瘤。对于这类预后较差、治疗选择有限的患者,朗妥昔单抗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
朗妥昔单抗通过静脉输注给药,需严格由专业医疗人员操作。在治疗的前两个周期,每三周给药一次,剂量为0.15mg/kg;从第三个周期开始及后续治疗,每三周给药一次,剂量调整为0.075mg/kg。治疗过程中,会依据患者的具体反应与耐受情况,如是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疾病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等,对剂量进行适当调整或暂停给药,以保障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每次给药前,患者通常需服用地塞米松等药物,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如同其他抗癌药物,朗妥昔单抗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常见(≥20%)的不良反应,涵盖实验室指标异常及身体不适症状,包括血小板减少、谷氨酰转移酶升高、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高血糖、转氨酶升高、疲劳、低白蛋白血症、皮疹、水肿、恶心和肌肉骨骼疼痛等。严重不良反应虽相对少见,但也需高度警惕,例如可能导致严重或致命的感染(包括机会性感染)、严重的骨髓抑制(如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和贫血)、严重的皮肤反应(含光敏反应)以及积液和水肿等。治疗期间,医疗团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不良反应,会及时采取对应措施,如调整药物剂量、给予对症治疗药物等,以缓解症状,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治疗。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