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约5%-10%的患者携带BRCA1/2基因突变——这类患者的肿瘤细胞因DNA修复机制缺陷,对传统化疗敏感性有限,且易出现复发转移。过去,晚期BRCA突变乳腺癌患者多依赖化疗或内分泌治疗,但疗效有限,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仅5-6个月。塔拉妥单抗的出现,作为首个获批针对BRCA突变乳腺癌的PARP抑制剂,为这部分患者开启了“精准打击”的靶向治疗新时代。
塔拉妥单抗的核心机制是抑制PARP酶活性,阻断DNA单链断裂修复。BRCA1/2基因编码的蛋白负责修复DNA双链断裂,突变后这一功能丧失;塔拉妥单抗通过抑制PARP酶,使肿瘤细胞无法修复DNA单链断裂,最终导致双链断裂累积,引发细胞凋亡。这种“合成致死”效应仅对BRCA突变的肿瘤细胞有效,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因此兼具高效与低毒的特点。
适用人群为携带胚系或体系BRCA1/2突变的晚期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尤其适合经化疗或内分泌治疗进展的晚期患者。临床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口服1mg,空腹或随餐均可,药物吸收不受食物影响。治疗期间需监测血液学指标(如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部分患者可能出现3级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通过调整剂量或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缓解。
关键临床试验显示,塔拉妥单抗单药治疗BRCA突变晚期乳腺癌的客观缓解率(ORR)达59.5%,中位PFS为8.6个月,总生存期(OS)延长至22.6个月——对比传统化疗的ORR 29.5%、PFS 5.6个月、OS 17.7个月,生存获益显著。与另一种PARP抑制剂相比,塔拉妥单抗对BRCA突变的抑制活性高2倍以上,且血液学毒性更轻。
52岁的张女士2019年确诊左乳浸润性导管癌,BRCA1胚系突变,术后接受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2年后出现肺转移。换用塔拉妥单抗后,第6周复查CT,肺部病灶缩小40%,疼痛缓解;治疗12个月时,病灶仍稳定,能正常照顾孙子、跳广场舞。她感慨:“化疗让我掉光头发,塔拉妥单抗不仅有效,副作用还小,给了我更多和家人相处的时间。”
对BRCA突变晚期乳腺癌患者而言,塔拉妥单抗的意义在于“精准靶向”——它利用肿瘤细胞的DNA修复缺陷,实现“定向杀伤”,避免了化疗的“无差别攻击”。这种“合成致死”的特性,不仅提高了疗效,更让患者能在更长时间内维持生活质量,为晚期乳腺癌治疗提供了更优选择。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塔拉妥单抗(IMDELLTRA/TARLATAMAB)在许多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能够提供持久的治疗效果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塔拉妥单抗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tltd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