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是全球范围内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约10%-15%的患者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初始对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靶向药反应良好,但多数在9-14个月后出现耐药,其中约50%-60%的耐药与T790M继发突变相关。拉泽替尼是一种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够不可逆地结合EGFR突变体,包括经典敏感突变(如19号外显子缺失、L858R)以及T790M耐药突变,同时对野生型EGFR抑制作用较弱,从而在控制肿瘤的同时减少皮肤和胃肠道毒性。临床研究显示,拉泽替尼在T790M阳性患者中的客观缓解率达69.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1.1个月,显著优于化疗方案。
该药适用于经基因检测确认为EGFR 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通常用于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TKI治疗进展后的二线治疗。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240毫克,口服,可空腹或与食物同服。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心电图及电解质,特别关注QT间期延长风险。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皮疹、食欲减退和疲劳,多数为1-2级,可通过剂量调整或对症处理有效管理。若出现间质性肺病或严重肝功能异常,应立即停药并进行医学干预。
与其他三代EGFR抑制剂相比,拉泽替尼在药代动力学特性上具有优势,其血浆暴露量稳定,半衰期较长,支持每日一次给药,提高患者依从性。同时,其对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灶具有良好的穿透能力,研究数据显示颅内缓解率达60%,中位颅内无进展生存期达13.0个月,优于部分同类药物,为脑转移患者带来显著获益。与化疗相比,拉泽替尼不仅疗效更优,且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副作用更可控。
一位61岁的女性患者,因EGFR 19号外显子缺失接受吉非替尼治疗,11个月后病情进展,液体活检发现T790M突变。转用拉泽替尼后,咳嗽和胸闷症状迅速缓解,2个月后复查CT显示肺部病灶明显缩小,脑部转移灶亦有所缩小。治疗至今已维持部分缓解状态14个月,仅偶发轻度腹泻,未影响日常生活。该案例表明,拉泽替尼能有效克服T790M介导的耐药,实现持久临床获益。
拉泽替尼的出现为EGFR突变肺癌患者提供了关键的二线治疗选择,其精准靶向机制和良好安全性使其成为耐药后治疗的核心方案。未来,随着联合策略和耐药机制研究的深入,其临床应用或将进一步拓展。患者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坚持基因检测和定期随访,以实现最佳治疗效果。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拉泽替尼/兰泽替尼(Leclaza/Lazertinib)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更优的治疗体验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拉泽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drug/lz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