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前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在肺癌中占比超85%,且具有高度异质性,其中ALK基因重排是NSCLC中一种独特的分子亚型,约占NSCLC患者的5%。携带ALK基因重排的肺癌患者,通常较年轻(中位年龄52岁),且多无吸烟史,尤其在腺癌类型的NSCLC群体中更为常见。
在艾乐替尼出现之前,针对ALK阳性NSCLC患者的治疗选择有限,疗效欠佳。传统的化疗和放疗对这类患者效果不理想,患者生存预后较差。第一代ALK抑制剂虽有一定疗效,但多数患者在治疗一年内会产生耐药性,且约60%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
艾乐替尼,又译为阿来替尼,属于第二代ALK抑制剂药物。其作用机制独特,能够特异性地结合ALK蛋白,阻断ALK异常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增殖与扩散。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艾乐替尼靶向性更强,能精准作用于癌细胞,对正常细胞损伤较小,极大地提高了治疗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同时也降低了对患者身体的毒副作用。
多项临床试验充分验证了艾乐替尼卓越的疗效。关键性III期临床研究ALEX是一项随机、多中心、开放标签研究,在303例初治的ALK阳性NSCNC成人患者中展开,旨在对比艾乐替尼与第一代ALK抑制剂克唑替尼用于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令人瞩目,与克唑替尼相比,艾乐替尼使病情进展或死亡风险(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降低53%(HR=0.47,95%CI:0.34-0.65,p<0.0001),同时使肿瘤脑转移或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或脑/CNS脑肿瘤生长风险显著降低84%(HR=0.16,95%CI:0.10-0.28,p<0.0001)。在研究者评估的PFS方面,艾乐替尼治疗组更是克唑替尼治疗组的3倍以上(34.8个月(95%CI:17.7-NE)vs 10.9个月(95%CI:9.1-12.9个月))。
在针对发生脑转移的患者研究中,艾乐替尼也展现出强大的疗效。61%的患者脑转移病灶完全或部分缩小,缓解持续时间达9.1个月。在亚洲患者中开展的III期临床研究ALESIA,同样达到了主要终点,数据显示,与克唑替尼治疗组相比,艾乐替尼治疗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PFS)显著降低。在真实世界研究中,艾乐替尼一线治疗的中位PFS可达34-40个月,用于我国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在一/二线治疗中可达75%-90%。
在安全性方面,艾乐替尼同样表现出色。尽管其治疗持续时间较长(17.9个月vs 10.7个月),但却呈现出更有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便秘、疲劳、恶心、呕吐、水肿、肌肉酸痛、视力模糊等,多为轻至中度,患者一般能够较好耐受。且通过适当的对症处理、剂量调整等方式,这些不良反应大多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艾乐替尼凭借其独特的作用机制、显著的疗效以及良好的安全性,为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全新的、高效的治疗选择。它不仅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还对脑转移病灶有良好的控制作用,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相信艾乐替尼在肺癌治疗领域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如有需要,请咨询康必行海外医疗医学顾问:4006-130-650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艾乐替尼 https://www.kangbixing.com/bxyw/al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