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ET是一种调控细胞增殖、迁移和存活的关键受体酪氨酸激酶,约15%-20%的晚期实体瘤(如胃癌、肝癌、肺癌)存在c-MET基因扩增或蛋白过表达。这种异常会激活下游PI3K/AKT、MAPK等通路,驱动肿瘤不受控生长,且常伴随对传统化疗和免疫治疗的耐药。阿那莫林 ...
胃癌是我国消化道肿瘤的“头号杀手”,每年新发病例超40万,其中约30%患者初诊即为晚期,失去手术根治机会。对于这些患者,化疗曾是唯一选择,但即便初始有效,多数会在6-12个月内出现耐药——二线化疗的客观缓解率仅10%左右,中位总生存期不足8个月。患 ...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的亚型占比较大。当疾病进展至晚期且携带PIK3CA基因突变时,传统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往往受限。 阿培利司 的出现为这类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作为一种高选择性的PI3Kα抑制剂,阿培利司通过特 ...
BRAF V600E突变的黑色素瘤细胞常通过“旁路激活”逃避单药靶向治疗:即使BRAF被抑制,MEK激酶仍可能被其他通路激活,导致肿瘤复发。康奈非尼与MEK抑制剂的联合,通过“双重阻断MAPK通路”,成为突破这一瓶颈的关键策略。 康奈非尼 的联合治疗逻辑基 ...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10%-20%的患者初诊即为转移性,而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ADT)的患者中,约80%会在5年内进展为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mCRPC)——此时肿瘤虽不再依赖雄激素生长,但体内睾酮水平仍需严格控制,否则会加速 ...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当疾病进展至去势抵抗阶段且发生远处转移时,治疗难度显著增加。 阿比特龙 的出现为这类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该药是一种强效的雄激素合成抑制剂,通过不可逆地抑制细胞色素P450c17(CYP17A1)酶的活性,阻断睾丸、肾 ...
在肺癌治疗领域,KRAS基因突变曾被视为“不可成药”的靶点——约25%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携带KRAS G12C突变,这类突变会持续激活下游信号通路,驱动肿瘤不受控生长。传统化疗依赖细胞毒性药物无差别杀伤,对KRAS突变患者疗效有限,客观缓解率仅约20%;免疫 ...
ALK阳性肺癌患者的抗癌之路常伴随“耐药循环”:一代药耐药换二代,二代失效后再换其他方案,最终陷入无药可用的困境。数据显示,约50%患者在接受二代ALK抑制剂(如塞瑞替尼)治疗后1-2年内会出现耐药,其中30%因无法耐受副作用或经济压力被迫中断治疗。 ...
肝细胞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系统治疗成为主要手段。 仑伐替尼 作为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强效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1-4)、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且不可逆的肺部疾病,其特征是肺泡结构破坏和大量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导致呼吸功能严重受损。在众多治疗手段中, 吡非尼酮 的出现为延缓疾病进展提供了有力工具。该药通过多重机制发挥作用,包括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TG ...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已进入联合时代,如何让药物协同增效又降低副作用叠加,是临床关键课题。 卡马替尼 作为蛋白酶体抑制剂,在联合方案中展现独特“适配性”:与免疫调节剂(如来那度胺)联用,来那度胺促肿瘤凋亡、抑制血管生成,妥瑞达阻断异常蛋白清除 ...
脑转移是患者预后恶化的重要节点,而在前列腺癌的进展过程中,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的持续激活是疾病恶化的核心机制。 恩杂鲁胺 作为一种高效的雄激素受体抑制剂,通过多重机制阻断雄激素对癌细胞的刺激作用,不仅抑制肿瘤生长,还能延缓疾病进展至转移性 ...
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中,药物的便捷性与疗效同样关键。对于复发或难治患者,频繁住院接受静脉化疗不仅增加感染风险,更会降低生活质量。 吉列替尼 作为口服靶向药物,在解决这一问题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其作用核心仍是针对FLT3突变——通过抑制突变蛋 ...
ALK阳性肺癌被称为“钻石突变”,因其对靶向治疗敏感,患者生存期较其他肺癌亚型显著延长。但如何让这种“优势”转化为长期高质量生存,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劳拉替尼 凭借“高效低毒”的特性,在这方面表现突出:一方面,它通过强效抑制ALK通路,延缓肿 ...
尿路上皮癌的晚期阶段治疗挑战巨大,尤其在免疫治疗和化疗失败后,患者常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 恩诺单抗 的出现为这一群体带来了新的曙光。作为一种抗体-药物偶联物,其通过抗Nectin-4抗体精准定位肿瘤细胞,将强效细胞毒药物MMAE高效递送至病灶内部。Ne ...
多发性骨髓瘤是惰性但不可治愈的肿瘤,患者生存以“年”计,延缓进展、延长总生存是核心目标。 卡马替尼 的精准作用瞄准肿瘤“命门”:除直接杀伤,还能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肿瘤细胞凋亡时释放抗原,激活T细胞与自然杀伤细胞,形成“免疫记忆” ...
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进步,胃肠间质瘤的治疗已从经验性用药迈向基于基因分型的个体化策略。其中,PDGFRA外显子18突变因其对传统治疗不敏感,曾长期困扰临床。 泰吉华 作为专为此类突变设计的靶向药物,能够高选择性地抑制突变型PDGFRA激酶活性,有效阻断 ...
对于FLT3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而言,治疗目标不仅是延长生存期,更要维持正常生活能力。传统治疗中,反复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器官损伤常让患者在生存与生活质量间艰难权衡。适加坦的出现,为这一矛盾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它通过持续精准抑制突变FLT ...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正逐步从“一刀切”模式转向基于分子特征的精准策略。其中,IDH1突变作为可靶向的驱动变异,成为治疗新靶点。 依维替尼 作为首个获批的口服IDH1抑制剂,通过特异性阻断突变酶活性,降低2-HG水平,重塑细胞表观遗传状态,促进白血病 ...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约5%的肺腺癌患者携带ALK基因融合突变,这类患者虽对靶向治疗敏感,却常面临脑转移难题——约30%-40%患者确诊时已发生脑转移,传统一代ALK抑制剂(如克唑替尼)因难以穿透血脑屏障,颅内控制率不足20%,患者常因头 ...

扫一扫康必行专业医学顾问免费咨询
免费咨询电话:4006 130 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