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髓系白血病从来不是“年轻人的病”——60%以上的患者确诊时已超过60岁,而这部分老年患者的治疗尤为棘手:身体耐受力差,无法承受高强度化疗的副作用;脏器功能衰退,很多药物不敢用;即便缓解,也很容易复发。FLT3突变的老年患者更是雪上加霜:化疗 ...
IDH1基因突变是多种恶性肿瘤的重要驱动因素,尤其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和胆管癌中具有明确的致病作用。突变导致IDH1酶功能异常,产生大量2-羟基戊二酸,干扰DNA和组蛋白去甲基化过程,阻断细胞正常分化,促进肿瘤发生。 艾伏尼布 作为针对性的靶向药物,能够 ...
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从来不是“越猛越好”——许多患者因无法耐受化疗的副作用(如剧烈呕吐、骨髓抑制导致感染),不得不放弃治疗,甚至加速病情恶化。此时,一款“低毒高效”的靶向药物便成了“救命稻草”, 卡马替尼 正是这样的药物:它通过靶向抑 ...
肿瘤的精准治疗依赖于对驱动基因的识别与干预,而RET基因的异常激活已成为多种癌症的关键致病因素。 普拉替尼 作为专门针对RET融合和突变设计的靶向药物,通过高效抑制异常信号传导,为非小细胞肺癌、甲状腺髓样癌及放射性碘难治性甲状腺癌患者开辟了新 ...
肺癌是全球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约13%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携带KRAS G12C突变——过去,这个被称为“不可成药”的靶点让患者陷入绝境:化疗有效率仅10%左右,免疫治疗响应率不足20%,多数人只能在反复进展中消耗生命。直到 索托拉西布 的出 ...
在恶性肿瘤的治疗版图中,传统化疗和放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往往伴随显著毒性,且对部分患者效果有限。近年来,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以特定基因变异为靶点的精准治疗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方向。 拉罗替尼 作为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原肌球蛋白受体激 ...
ALK基因融合是非小细胞肺癌中罕见的“黄金突变”,约5%的肺腺癌患者携带这一突变。这类患者起初对一代ALK抑制剂(如克唑替尼)反应极佳,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能达10个月以上,但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在1-2年内出现耐药——有的是ALK基因发生二次突变(如G1202R ...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成人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类型,其中约30%患者携带FLT3基因突变——这类患者的预后尤其凶险,即便接受标准化疗,复发率仍高达70%,5年生存率不足10%。传统化疗“不分好坏”的细胞毒性攻击,既难以彻底清除突变的白血病细胞,还会让患者承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以成熟B淋巴细胞在骨髓、血液和淋巴组织中异常增殖为特征的低级别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尽管部分患者早期进展缓慢,但复发或高危遗传学特征的患者往往预后不佳。传统化疗方案在老年或体弱患者中耐受性差,治疗选择 ...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病例的70%,其中近三分之一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或发生转移。这类患者的治疗曾长期依赖化疗或单一内分泌治疗,但化疗的副作用让许多患者望而却步,内分泌单药的疗效也逐渐遇到瓶颈——疾病进展快、生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所有淋巴瘤的30%左右。尽管R-CHOP这样的免疫化疗方案让近60%患者治愈,但仍有30%会复发或对治疗无反应——这些难治病例的中位生存期只有6-8个月,几乎是“被判了死刑”。如何突破免疫化疗的耐药 ...
胆管癌是一种起源于胆道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或发生转移,失去手术根治机会。传统化疗方案如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虽为一线选择,但中位总生存期仍不足一年,治疗瓶颈亟待突破。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针 ...
在精准医疗不断推进的今天,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已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方向。 艾伏尼布 作为一种口服的小分子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抑制剂,为携带IDH1 R132突变的肿瘤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路径。该药物通过选择性抑制突变型IDH1酶的异常功能, ...
癌症治疗中,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往往面临“治疗矛盾”——既要控制肿瘤,又需顾及原有疾病。以慢性肝病患者为例,多数抗癌药物需经肝脏代谢,可能加重肝损伤,导致治疗受限。此时,一款对肝脏负担较小的靶向药物便显得尤为关键, 依维替尼 在这部分人群 ...
VHL病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其核心病理机制是VHL蛋白功能缺失导致HIF-2α异常累积,进而驱动肿瘤血管生成和增殖。 维利瑞 作为HIF-2α的特异性抑制剂,通过小分子结合方式,稳定抑制其转录活性,有效降低VEGF、GLUT1等下游因子的表达,从 ...
在精准医疗时代,针对特定基因变异的靶向药物为癌症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突破。 普拉替尼 作为一种高选择性RET基因抑制剂,为携带RET基因融合或突变的肿瘤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希望。这类基因异常可见于非小细胞肺癌、甲状腺髓样癌及甲状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 ...
在癌症治疗的创新浪潮中,靶向基因表达调控的药物正逐渐崭露头角。 伏立诺他 作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代表,通过改变染色质结构,重新激活沉默的肿瘤抑制基因,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与凋亡。这一表观遗传机制不同于传统化疗的细胞毒性作用,具有更 ...
感染患者群体并非千篇一律,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或长期用药人群,因代谢能力下降,对抗菌药物的选择更为谨慎。如何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降低药物蓄积风险? 莫博替尼 在这些特殊人群中的应用,给出了值得参考的解决方案。 安卫力的作用机制并不因患者 ...
在分子靶向治疗时代,识别驱动基因并选择对应抑制剂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核心策略。 凡德他尼 作为针对RET融合或突变的靶向药物,不仅在甲状腺髓样癌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在其他RET异常的肿瘤中展现出潜力。其通过抑制RET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断下游MAPK和PI3K/A ...
多发性骨髓瘤偏爱老年人——60%患者确诊时≥65岁,近三分之一会复发。老年人体质弱,传统化疗的骨髓抑制、感染等副作用往往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需要的是“既能杀肿瘤,又不伤害身体”的药, 塞利尼索 的低剂量方案正好契合这一点。 ...
扫一扫康必行专业医学顾问免费咨询
免费咨询电话:4006 130 650